为进一步贯彻“健康中国”战略部署,提高“大健康”领域有组织科研意识与水平,增强学院师生学术素养能力,助推科研成果产出转化,3月29日下午,体育学院于徐汇校区体育馆104会议室举办《中国学校卫生》编辑部业务工作会议,邀请评审专家与期刊编委来校交流指导。《中国学校卫生》总编辑、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管理学院院长陶芳标教授,《中国学校卫生》学术顾问、复旦大学克卿书院院长汪玲教授,《中国学校卫生》执行总编、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校人文社科处副处长唐有财教授出席会议。会议由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叶心明教授主持。


唐有财代表学校对评审专家的莅临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期刊编辑部为华理青年教师与学生提供的科研学习机会与学术交流平台表示感谢。他详细介绍了学校在人文社科领域的科研方向、学科布局、研究重点等内容,并表示开展公共卫生健康领域有组织研究,是贯彻“健康中国”建设和学校“两新两大”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学校加快建设多学科协同发展、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积极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他希望学院师生能够借助此次宝贵机会,积极交流、充分讨论,努力提高科研站位、拓宽学术视野,为推动“大健康”领域科研成果转化服务社会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陶芳标代表期刊编委与编辑部感谢了体育学院对本次会议的支持与筹备,并介绍了《中国学校卫生》的创刊历史和发展轨迹,强调了期刊对学校卫生与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领域国内外研究动态的重视与关注。他表示,期刊历届编委高度重视科研严谨性与学术规范性,定期举办期刊定稿会,评审专家集体阅稿,既是期刊充分了解学术前沿热点、把握科研发展方向的重要途径,也体现出对学者科研成果的负责和尊重,对规范科研行为,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各位评审成员能够科学严谨、充分交流,提出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帮助学者进一步优化稿件质量,共同推动学校卫生健康领域研究取得实质进展。

评审环节,期刊编委从研究设计、研究方向、质量控制及学术不端预防等方面对每篇文章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对提高作者的写作水平、录用论文的学术质量和编辑的专业素养起到了启示与有益作用。
本次期刊定稿会使体育学院师生有机会以评审专家视角对学术论文进行分析研读,有力促进了自身研究设计与写作能力的培养,为更好开展学术探索与专业研究奠定基础。《中国学校卫生》副总编、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余毅震教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史慧静教授,苏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潘臣炜教授,期刊常务编委、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生慧教授,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尹小俭教授,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席波教授,期刊编委、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林苑教授出席评审。《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社社长李红影,副社长汤建军,编辑部主任顾璇,编辑孙曼莉参加评审会。体育学院副院长杜梅,党政办公室主任、竞训中心主任曾理,研究生教学中心陈林华,实验教学中心主任王静参加会议,体育学院青年教师及研究生代表旁听学习。